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巴马最大的财富(摄影:关禺)
古代有秦始皇为求长寿派徐福出海寻长生不老药,如今也有人为求长寿远赴他乡。在世界知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人,或短期居住,或长期定居,成了巴马的"粉丝"。这些为追寻长寿不辞辛苦的人有个特别的称呼,叫做"候鸟人"。
起初,一些人是听说巴马气候条件、生态条件好,很多老人都能活过百岁,甚至在这里生活有些疾病能不治而愈,因此为了治病、为了改善身体状况,纷纷像候鸟一样南迁,住一段时间再回去。后来慢慢发展到,有些人举家迁居,在巴马扎根常住了。
甲篆乡平安村的百岁老人(摄影:关禺)
我们在走访巴马县甲篆乡平安村的时候,拜访了两位百岁老人,在老人家里聊天的时候,从二楼走下来一个中年女性,以为是这家的儿媳,一开口却是纯正的京腔。细问才知道,她和老伴从北京自驾游到了这里,一路边走边玩,随遇而安。听说这里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就决定常住一段时间,想回家了就回去。正说着,她老伴买了菜刚回来。他们租住在我们采访的百岁老人家里,每天自己买菜做饭,闲时看看风景爬爬山,日子悠闲自得。
甲篆乡平安村的“候鸟人”(摄影:窦莉新)
巴马吸引候鸟人的一方面是“人杰”:这里长寿老人数量多,全县26万人口,百岁以上老人达到87人,很多老人耳聪目明,生活能自理。我们在村里遇到一位刚刚插秧回来的老人,问她年纪,答曰86,我们当时真是佩服无比,在大城市,这样的年纪肯定要颐养天年了。
刚插秧回来的老人,她已经80多岁了。(摄影:窦莉新)
另一方面就是“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人都相信能养育出长寿之乡,这里的自然条件肯定是适宜居住的。当地人也很自豪地给我们介绍了这里的长寿"秘诀":首先是气候温和,自然灾害少;其次是环境好,没有污染,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再有就是饮食健康,一日三餐基本就是自家种的玉米等谷物;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老人们勤于耕作,心态乐观。
我们在巴马停留时间很短,纵然24小时都深呼吸这里的清新空气也没法令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很羡慕那些候鸟人,有时间有闲情在这里享受追寻长寿的乐趣。更多的是祝愿这里能永远像温家宝总理视察时写的那样"山清水秀生态美",希望这方净土不要被名利诱惑而遭到破坏性开发。更希望我们生存的环境都能逐步改善,城市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