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随“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江西”采访团到资溪县之前,我对资溪一无所知,在江西省地图上找了很久,才在东南角给挑了出来。

资溪县很小。这个位于武夷山西麓的安静小县,面积有125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2.6万,这12.6万人中,还有4万多人在外面做面包,县里也就剩了7万多人。

资溪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先生简单聊起他的经历。他家住在清凉山附近,离这个著名的景区大概五、六公里,离资溪县城二十多公里。在县委工作之前,他师范毕业后,在他们村的小学当老师,后来当校长。这个小学在他读小学时,学生有三、四百人,现在只有十多个学生和两个老师在坚守了,学校只开一到三年级的课,4年级后的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镇中心小学学生也不太多,有几百人。陈先生兄弟姐妹5人,他是最小的一个,哥哥和姐姐们从事各种工作,包括外出做面包。

资溪:探寻乡村重建及低碳发展之路?
资溪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光平

到处都能看到面包的影响。走在资溪县城街头,有大大小小的面包店,有专门的面包培训中心,正在筹建面包培训学校和面包博物馆;资溪县甚至成立了农民面包合作社,由担任过资溪发改委主任的杨晓文担任理事长,这在全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面包成了资溪转移就业人口的一个重要途径,甚至在乡村人口渐少、衰落过程中,担负了重要的重建角色。

1987年,两位资溪籍的退伍军人返乡,在鹰潭开了名叫“鹭岛”的面包店,开启了一个全民创业的时期,亲戚邻里传帮带,很多资溪的农民就是这样富裕起来,他们走出家门,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撒到全国的各地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枝繁叶茂。根据初步估算,资溪人在外面做面包产值高达35亿。有一年的两会期间,江西省前任省委书记孟建柱把资溪的两个面包师带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

外出打工做面包,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乡村里人口逐渐减少,很多家庭只剩下老人。这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先生家一样,他小时候的家里只有父母在坚守,兄弟姐妹们都相继离家,走自己的路。

资溪县副县长邓泉兴说,资溪县人口基本不增长,同时外出人口达到三分之一,给资溪生态保护,走低碳发展做了贡献。因为乡村人口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乱砍滥伐森林,向田里、河里、山上过渡要效益等事就少了很多。这给森林河流的休养生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资溪是福建重要的水源地。

同时幸运的是,资溪生态保护工作做得比较超前。2002年县领导就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发展。邓泉兴介绍说,当时县里采取了强硬的措施来推行这个发展路线。包括关停并转一些高污染企业并调整产业布局。现任县发改委主任黄晓莲当时在乡里担任领导,提起当初产业调整,心情仍颇激动。当时县里财政收入才一个多亿,关停并转关掉了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很多人工资都发不出来。黄晓莲说,资溪付出了生存的代价,4万多人离开家乡,走上做面包的道路。

资溪甚至开始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给每家农户发两个垃圾桶和一个袋子,可回收的垃圾放袋子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干湿两种,每周县里派出垃圾车收集一次,到统一地点填埋。

邓泉兴在谈到垃圾处理时,用了一个相当专业的词“垃圾减量”,他说:“农民减少,垃圾减量是我们能够实行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的重要前提”。但是他也承认“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这个工作刚开始推进,“垃圾焚烧我们觉得技术还不过关,污染比较大,所以采用填埋处理”。

资溪现在开始享受生态的回报,整个县森林覆盖率现在高达87.2%,是天然大氧吧,中科院曾设点测试,负氧离子含量日均高达3万多。如今,资溪发展经济要做的就是“卖空气卖水卖环境”,把生态优势变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经济优势。县里确定了几个重点发展产业: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是规划中的华南虎野化放生基地,有在建设中的大觉山景区,九龙湖景区,还有常年温度在45度左右的天然温泉。旅游业发展迅速。2010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大大超出了原来50万人次的预计,县里的招待能力明显不足。

二是发展生态农业。资溪发展一种白茶产业,按中国最高的“有机食品”标准来生产——有机食品要经过国家检测认证,土壤、空气、在生产中不能用人工化学用品,不能用农药。县里在山上装了摄像头监控,保证有机茶叶的质量。品质好的茶叶卖到1万多元1斤。与此同时,有机水稻,茶油等都发展起来。

三是发展生态工业。资溪县把主要的工业都办到抚州市工业园,县里留下主要有牧畜加工产业。通过提高门槛及市场竞争淘汰,原有的140多家畜牧加工企业,现在只剩40多家,基本都是达到一定规模的深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有保证,同时降低消耗原材料,减少排放。

四是建设生态城镇,把森林延伸到城市里来,规划建设一城三景。邓泉兴很有信心:“你们再过几年来,会看到一个不同的资溪,会是一个非常有自己个性的县城”。

如今,资溪已纳入江西十个低碳试点县,谋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

在资溪,我们看到了可喜的趋势。农民大多从事三产,给资溪发展思路的调整留出了足够空间。今后,资溪能否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给中国城乡一体化化建设,乡村文化重振闯出一条路?这仍需假以时日。(文:人民网记者 梁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