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2011中国国际气候变化论坛上表示,目前气候问题在全球已经演化为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而全球碳排放交易量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3.5万亿美元,或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

2020年碳排放交易量或超石油市场

气候问题已成经济和政治问题

“气候变化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温度上升,二是海平面上升、三是极端天气造成的诸多灾害。”刘燕华表示,这三个标志是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的具体体现。

“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还有许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科学问题转向了经济、政治问题,从科学结论成为政治共识了,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刘燕华说。

为解决目前遇到的气候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诸如节能减排等不同类型的行动解决气候问题。刘燕华表示,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必须要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所以要考虑减排和空间排放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问题。

“气候变化目前已经从科学问题转到了政治和经济问题,人人都要认真面对。我们认为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能源问题,它背后是面临着许多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有关所有问题都跟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刘燕华说。

碳排放交易量将超石油市场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近期,英国BP公司对全球各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表进行历史比较,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大部分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增加。“这并不光彩的名单中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只有北欧部分国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刘燕华说。

刘燕华介绍说,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碳交易方面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所以现在来说更处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制度设计与评估的发展阶段。这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将促成世界上新的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的增长点。

刘燕华表示,之前,世界银行预计到2012年,全球的碳排放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量会达到3.5万亿美元,或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最大的能源交易市场。

技术推广体系是短板

“我们也提出了中国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但是责任主体到底是谁?是政府吗?但是政府主要责任是政策引导。是企业吗?有些大企业有的要追求利润、小企业很弱,也做不到系统协调。那么企业怎么做呢?社会怎么做?”刘燕华对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的主导方是谁提出了疑问。

刘燕华说:“这些到目前为止解决绿色发展的责任、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国际上需要很快建立,同时在国内也应该紧锣密鼓地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

“目前有很多技术是技术可行,而经济不可行。”刘燕华表示,很多减排项目在实验室能够实现,但是因为成本太高,落到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越多亏本越多。

刘燕华认为,垄断是致使技术性和经济学都过硬的项目难以推广的最主要原因。“比如,风能或者太阳能在并网时经常出现一些障碍,这里有一些垄断和行业利益之间关系,这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刘燕华表示,技术的推广转移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要真正解决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那么要把技术推广体系这个短板要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