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4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论坛在福建晋江举行。“碳路未来——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作为平行论坛之一于12月1日举办。活动汇聚政、学、研、企等各界嘉宾,共谋低碳合作,共探绿色转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兴作题为《数字赋能低碳经济》的主旨演讲,深入分享了他对未来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独到见解以及如何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观察与新思考。
刘建兴首先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性。他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33个国家、116个地区和241个城市,以及上千家企业提出碳中和的目标,成为一个世界潮流。而在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当中,上百家大型企业把实现碳中和作为ESG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积极行动,积极参与引领塑造国际规则,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既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积极承担全球的责任和义务的实际行动。”刘建兴说。
“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但是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时间的窗口偏紧。”刘建兴表示,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中国面临多重挑战。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相对更短,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老龄化问题凸显,且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替代难度大。此外,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支撑和科技创新相对薄弱,尽管在某些领域取得进展,但整体科技水平仍需提高。
面临重重挑战,刘建兴强调,数字赋能低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能源运用方式的变化是划分经济形态的标志。刘建兴认为,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基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是未来技术革命的重点领域。在新能源领域,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他还强调低碳化、数字化必须协同发展,释放数字化的潜能,使低碳化发展具有实现可能。同时,数字技术进步遵循“摩尔定律”,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通过能源数字化转型、智慧能源建设、区块链技术等应用,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