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3日,热带气旋“弗雷迪”减弱为热带低压,结束了长达35天的生命史,创下持续时间最长、半球累计气旋能量指数最高等多项纪录。

“热带气旋的生命史一般在5天左右,在外界大气、海洋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其维持时间可超过两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皘介绍,“弗雷迪”恰好完美避开各种导致“短命”的因素,如强风切变、高纬度冷洋面等,并在登陆后再度移入暖海面“续命”。

“弗雷迪”的活动时段(2月6日晚上至3月13日晚上)正值南半球盛夏,气旋尺寸始终较小、结构紧凑,途经的热带洋面海温较高(约28℃至29℃),自生成以来其核心对流几乎没有经历过陆地或岛屿的摩擦衰减,大气环流也有利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气旋发展。在良好的环境下,“弗雷迪”几度增强,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在生命史中经历5次快速增强过程(24小时内风力增强15米/秒)的热带气旋,这也使得其累计能量大幅刷新了南半球累计气旋能量(ACE)指数纪录。

“天时”“地利”也造就了“弗雷迪”罕见的行动轨迹:它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生成,先向西南,受气旋“丁加尼”影响略有转折,此后一路西行,2月14日晚移入西南印度洋洋面,先后登陆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2月26日,“弗雷迪”在莫桑比克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徘徊5天后,于3月4日在莫桑比克海峡中再度加强为热带风暴并继续盘旋,6日再度逼近马达加斯加,后又转向西北,朝莫桑比克北部行进。监测显示,“弗雷迪”轨迹长度达到1.2万公里,成为2000年以来第一个完整穿越整个印度洋的热带风暴。

王皘认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近年来不断出现,极端的热带气旋活动值得引起重视。极端天气不仅会带来自然灾害风险,与经济社会系统叠加后还会导致社会风险。因此,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对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作者: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