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大约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而全球人口的一半都生活在城市地区,205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68%。因此,加强城市气候适应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提案中呼吁,面对未来进一步加剧的气候变化风险,要高度重视城市适应气候的工作,主动增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城市适应气候工作重要性凸显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其可能会增加极端高温、沿海洪水、干旱、野火和热带气旋等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
“中国因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而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口和基础设施等大量聚集的城市,城市热岛效应和内涝等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发凸显。”张兴赢指出,适应气候变化是减少气候风险和脆弱性的重要措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可以减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损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2022年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各地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决定了适应气候工作几乎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此外,自上而下的量化考核指标的不足也让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进程变得艰难而缓慢。
多渠道“踏入”适应性城市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在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未雨绸缪,也意味着要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等,还需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能力。“这些适应行动,都需要对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精细化评估,而这又建立在气候监测系统建设、气候适应理念更新、强大智力资源支撑的基础之上。”张兴赢说。
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早期预警以及适应措施的监测评估,提升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完善城市保障基础设施安全指标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保障设施的影响研究,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相关行业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等;提升城市气候风险综合应对能力,推动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接,强化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发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高适应能力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对城市人群健康等影响的适应对策研究,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技能。
此外,提高城市韧性还需提升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包括提高气象精准服务水平,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风险预估能力,推动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和深化行业间数据资源共享,发展网格化、智慧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技术,提升城市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作者:吴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