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温州11月16日电 (张益聪)走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西旸镇的兴农光伏电站,漫山遍野的光伏板与山林形成“林光互补”生态体系,成为浙江省低(零)碳试点创建的一个缩影。
通过低(零)碳试点创建,浙江“双碳”目标“撒豆成兵”,成为该省各地减污降排的“最小细胞”。
然而,于温州而言,“双碳”体系化建设如何起势?能源转型缘起何处?减污降碳落如何激活“最小细胞”?
碳价标准:赋能双碳体系化建设
在生态环境领域,双碳体系化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前沿规划,而事实上,碳价值的普世化、标准化是其根基。
“在温州,承接企业环评或项目过程中,要新增二氧化碳指标,通过排放系数估算企业耗能总量,对标评估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第三方机构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跃群介绍。
一方面,通过将碳评纳入环评,温州形成了被动式的碳保值;另一方面,通过实现碳价值的市场化“变现”,温州着力创建主动式的碳增值。
根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数据显示,2021年底,温州市绿色贷款余额1133亿元,比年初增加456亿元,同比增长67.4%。
同年,为应对气候变化、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兴变,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商定未来5年内,给生态环境领域提供不低于4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最大优惠。
“以碳换钱”“以碳换贷”让企业从接受碳排的产能价值,向拥抱“减排就是效益”转变。
“得益于温州碳金融的支持,我们在三期电厂项目建设时,已优先考虑节能低碳的设备。”浙能乐清电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单位供电能耗达到先进水平,以年利用5000小时计算,将节约标准煤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0万吨。
先立后破:耕耘能源绿色转型
俯瞰泰顺县柳峰乡田间,鳞次栉比的金属板成为“光伏田垄”。2022年5月,该地开启了温州首个“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且成功并网投运。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20亩,共计投资672.57万元,总装机容量1.3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147.44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69.98吨。
“耕光种电”为泰顺县实现清洁低碳转型、走好山区共同富裕之路增添了绿色发展新动能,更是温州“先立后破”耕耘能源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鹿城区,马鞍池小学光伏发电项目已完工,大南里光伏项目初见成效;在瑞安市马屿镇,“林光互补”构建资源循环、能源低碳的能效生态圈……在温州,更多“光与电”的故事正在厚植“绿底色”。
“追光逐电”的同时,温州双手推进风电项目,捕捉清洁能源“风驰电掣”的瞬间。2021年,在浙南以南的苍南县,乘风破浪间,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工程建成,华润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2021年,温州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57.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4.1万千瓦,预计每年可节约1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0万吨。
低碳试点:探索增汇负碳路径
近期,浙江省第二批低碳试点名单出炉,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洞头区霓屿街道、瑞安市马屿镇、苍南县沿浦镇和泰顺县西旸镇5地,桃花岛社区等44个村,以及龙湾区特殊钢小微园入选相应区域级试点项目,成为温州碳汇增长、减污降碳的高速路。
在瓯海区泽雅镇,该地立足生态旅游优势,融合低碳产业发展理念,重点打造水源地碳汇涵养林、北林垟田园综合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泽雅全镇经济转型升级。
同样聚焦林农绿碳产业兴变,泰顺县西旸镇开拓低碳新能源、森林碳汇、低碳农业和低碳研学等四大领域。通过重点推进泰顺县“光伏+药用红豆杉”产业园农林光互补项目、温州低碳产业总部经济园区、建立重点领域碳账户等工程,深挖低碳发展潜力,积极打造“山区乡镇低碳共富新样板”。
林农绿碳和海洋蓝碳同频共振,洞头区霓屿街道走出海洋蓝碳之路:围绕“海洋蓝碳增汇、产业生活低碳、能源设施低碳、数字科技降碳”发展路径,通过挖掘“海上森林”固碳增汇新潜力、探寻“海洋牧场”低碳先行新路径、构建“海上菜园”特色低碳产业链,实施红树林湿地建设、蓝色海湾修复等项目,打造低碳试点创建的“海岛样板”。
作为依山傍海的苍南县沿浦镇,依托苍南零碳产业基地和绿能小镇建设远景,积极助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生态固碳增汇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在沿浦湾滨海先行先试,开展蓝碳监测核算,以及沿浦镇海洋渔业碳汇核算,探索打通以蓝碳收益反哺生态建设的共富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