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科技支撑部门,中国气象局以保障国家气候安全为目标,在气候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治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加强气候监测 强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弄清“本底”,摸清“碳源”和“碳汇”至关重要。为此,中国气象局不断织密温室气体监测网。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在国家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观测,2016年开展温室气体卫星遥感观测,经过近40年建设,中国气象局于2021年发布国内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标志着国内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
如今,这个观测网包括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湖北金沙等国家大气本底站、6个卫星遥感校验站、40余个国家级应用气象观测站(温室气体)。
在此基础上,气象部门稳步推进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等机理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系统模式开发、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
——核心数据自主。攻克长序列气候资料难题,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系统及产品(CRA)正式业务化运行,打破了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对国外再分析产品依赖的局面;形成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完成不同排放情景下干旱、极端降水和极端温度变化预估及其影响风险评估。
——前沿理论突破。发展区域极端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核心技术方法,研制了分步指纹法、环流相似等新的归因方法,量化人类活动及自然因子强迫的贡献大小,初步完成中国区域极端事件在线检测归因系统的大框架建设,开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诊断、检测和归因。
——气候模式创新。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技术可控,部分性能达到欧、美、日同类系统先进水平,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亚洲季风环流等的预测能力位于国际前列。
——启动运行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在多个省份设立分中心,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上而下”反演大气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碳监测同化反演核算系统,可以区分全球、中国区域、省市、格点等不同尺度的自然碳通量和人为碳通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坐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金泉才 摄
发挥“智囊”作用 推动科学决策
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单位,中国气象局全面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部署和行动,在其中充当“智囊”。
十年间,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及“十四五”科技专项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战略和计划的编制中,都能找到气象部门的身影。
围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总体需求,气象部门加强形势和需求分析,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国际气候治理、“双碳”目标等开展大量研讨,形成的决策咨询报告为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绿色低碳发展、双碳目标制定等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面向粮食安全,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制度、病虫害、品种适应性、产量和品种的综合影响评估;建立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农作物产量评估的定量关系模型,研发全国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农业损失评估模型。以黑龙江为例,气象部门及时捕捉到全省积温带北移东扩情况,立足30年气象资料,重新划分全省六条积温带,为科学调整全省农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撑。
——面向能源转型,摸清全国陆地及近海的风能资源分布,并在上千个风电场选址中得到应用;完成全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宏观评估和重点区域精细化评估;初步提出不同地区风电、光伏开发的最优配比地图;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的风能太阳能监测预报体系,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重大发电基础设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双碳”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支撑。
——面向生态保护,多地为红线划定工作提供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等决策信息;开展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鄱阳湖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为流域和湖泊应对气候变化提出适应性方案。
——面向青藏高原,中国气象局专门印发《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方案(2021—2025年)》,积极承担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轮值工作,推进全国政协“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重点提案办理,从长远目标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监测和守护这片“净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开展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在开展墨脱和珠峰观测任务中,揭示了高原—海洋水汽源通道“隘口”的“雨窝”特征;在珠峰建设雷达超级站,开展珠峰地区云、降水粒子微物理特征分析研究。
——面向西北暖湿化,研究其成因、趋势和影响,提出加强农业区划研究、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建议;加强西北地区暖湿化对经济社会的综合影响评估,强化风险管理研究,为趋利避害与科学应对提供科技支撑。
——面向城市安全运行,强化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生命线系统(交通、电力、供水、卫生等)影响的评估,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疾病在城市的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安徽、北京、福建、天津、上海等地气象部门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评估;广西、江西、内蒙古等地气象部门积极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此外,自200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绿皮书》都会准时出现在决策者的案头。不仅如此,中国气象局每年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中国气候公报》,两次联合编制《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评估报告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参与编写《2020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立体依据”。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贡献中国智慧
逾60名中国作者,20多个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参与编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参与报告作者人数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领域前进的步伐中,中国对全球气候与科技治理的深度参与。
从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到第六次评估报告,从法国巴黎到英国格拉斯哥,作为IPCC国内牵头组织单位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气象局在IPCC成立30多年来,深度参与IPCC的制度构建和改革,坚持从机制上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力度,从流程上确保评估过程的透明性,组织相关部门对评估报告开展政府评审,提交数千条中国政府意见,为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来,我国共有200余人次科学家当选IPCC作者,近千名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编写和评审。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和中国气象局研究员翟盘茂连续担任IPCC主席团核心成员及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家在IPCC报告中担任主要作者的人数大幅增加,文献引用率显著提高,在IPCC相关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期间,中国气象局组织动员专家数百人次进行多次政府评审,遵循平衡、科学、客观地表述科学界研究成果的基本原则,从科学上维护了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为气候变化谈判赢得了空间。(作者:吴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