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结构化解析,可以系统性把握各个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难点、主要特征和实施进程,厘清重点减排部门与减排地区的脱碳路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碳中和关键问题,为各地碳中和工作的科学部署提供价值参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近日线上受访时说。
此前,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与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核算结果。该指数在延续2021年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模型与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新增近百个重点城市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核算结果。
孙传旺解释说,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举措等辅助指标,形成一套“五+N”的体系,旨在为制定地方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提供科学、系统、全面、动态的评估体系。
研究发现,同比去年,中国多个省份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有显著提升。具体来看,今年新增的城市层面指数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绿色工业、能源结构、基建水平、科技创新、环境质量、绿色生活、生态建设以及金融财税等多维度指标。测算结果显示,重点城市的碳中和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各地推进碳中和的优势条件与支撑动力也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城市为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和厦门。学者们分析说,杭州主要在转型力和竞争力方面表现突出,广州得益于成长力、转型力与协调力的多方支撑,深圳在持续力方面遥遥领先,南京主要依托转型力和协调力推动,厦门则在转型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针对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孙传旺表示,各地在布局碳中和工作方案时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战略定位和减排潜力等现实条件。同时,在推动落实碳中和工作时,也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碳中和先进做法,如深圳建立健全碳普惠体系、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厦门落地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等等,加快自身低碳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