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安全责任重大。近年来,重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支撑作用,着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加快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气象事业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将气象重点工程列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峡后续等重点项目,“党政领导、气象牵头、部门协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气象服务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切实强化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气象保障。围绕生态空间优化,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划定气象评价。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组建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加强森林防灭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气象服务,服务“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围绕三峡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三峡库区消落带和石漠化区域监测评估,助力增强库区生态涵养功能。围绕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强化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应急响应一体联动,加强“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实现“蓝天常驻”。
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切实做好绿色低碳发展气象文章。念好“山字经”,加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保障,打造69个市级优质农产品、宜居宜游乡村气候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用好“水资源”,开展三峡库区重点河流和水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评估,助力守护“一江碧水”。打好“气候牌”,推进三峡生态气候旅游示范带建设,创建15个国家气候标志,助力重庆全域旅游发展。写好“碳文章”,开展碳源碳汇监测核查研究,积极服务重庆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坚决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防汛救灾应急体系统筹推进。建立极端暴雨“熔断”机制,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不断完善。重点强化流域暴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森林火灾等生态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基本建成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和市—区县—镇街—村社—户—人六级预警传播体系,村级预警工作站覆盖率达到73%,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十三五”期间因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减少23.8%。
坚决贯彻落实“气象工作关系生态良好”要求,切实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结合西南气象业务能力提升,支持气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步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智慧气象业务技术体系。生态气象大数据平台实现18个重点部门110类数据共享,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布局不断优化,气象观测、预报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6.3公里、2.5公里,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90%,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重庆市将进一步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实施《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认真落实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气象服务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 重庆市副市长 郑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