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仍像工业化以来那样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和索取,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消失、冰川融化、灾害频发、病疫肆虐便是不远的梦魇。

如果升温2℃真的来到,科学家预言的影响都将实现,人类应该怎么办?人类能否做些什么,让2℃来得更晚、后果更轻一些?

全力适应气候变化

2003年,英国、法国和德国持续遭遇高温热浪,法国上万人死亡。这一案例足以警醒世人,如果面对不可控制的高温,政府能够提前做好纳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告知公众如何应对,这一伤亡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应对气候变化也一样,既然实现2℃的温控目标很难,那么在减缓的同时,我们不妨提前适应。

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达到2℃后,热浪、海啸、台风、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和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气候变化的滞后效应下,这种影响将被放大。既然气候变化不可避免,适应将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举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表示。

适应并不是让人类进化出可以在变暖环境中生存的身体机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给出了“适应”的定义:在自然或人类系统中,由于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或其影响而作出调整,以求趋利避害。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以前的评估报告,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大幅增加了评估内容。

适应气候变化,是为了降低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对实际的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其目的是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例如加高河堤或海堤、用耐温和抗热性强的植物取代对温度敏感的植物等都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例子。“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罗勇教授强调。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 《巴厘行动计划》,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成为其中的四个核心要素。2010年第16次缔约方大会明确了适应与减缓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了《坎昆适应框架》,同时还建立了发展中国家”与气候变化影响有关的损失与损害“工作计划。2013年,第19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损失与损害的”华沙国际机制“。

这些具体内容告诉我们,一定要将适应气候变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姜克隽表示。但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方面,目前,仍然存在对适应的重视程度不够,适应政策比较滞后,适应行动执行不力,适应决策比较分散,政府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的行动等问题。

2℃带来的挑战

根据姜克隽的研究成果显示,如果中国支持全球2℃的温控目标,中国碳排放量需要在2025年达到峰值。

对我国而言,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使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挑战,也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新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示。

尽管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但纵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不难发现,以节能、能效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减缓行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而今后,尤其是当全球平均温度上升2℃或者更高的时候,就更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任何国家在2℃来临时,都同时面临挑战与机遇。随着各国对采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加深,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并颁布了国家适应战略和行动计划。

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框架》。欧盟委员会2009年发布《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框架》,以提高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变能力。英国、芬兰、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丹麦、奥地利、爱沙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已经实施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07年,我国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了”减缓与适应并重“的举措。2011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强调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建设“。2013年11月,在分析中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形势的基础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而言,适应气候变化主流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姜克隽表示,“由于中国局地作用明显,中国在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生态安全地区应有侧重地实施适应任务,构建区域适应格局等。”

2℃催生改变地球的科学“怪招”

“我们应客观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风险,加强减少相关领域暴露度和脆弱性及增加气候恢复能力的机制和方法研究,切实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保障自然和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刘洪滨表示。

“如果中国到2025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就需考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并发展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其中包括太阳能技术、采暖应用技术,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甚至碳捕获与封存 (CCS) 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先进的能源技术。”姜克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北京,华能高碑店热电厂利用碳捕获技术,每年可捕获二氧化碳3000吨,之后提供给可口可乐公司;在内蒙古的新奥能源化工集团,微藻生物固碳项目已成为其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科学家们正考虑推行一些巨大工程的可能性,即“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挡住阳光、造云阻挡阳光、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以过滤二氧化碳、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等。

尽管这些“怪招”让人嗤之以鼻,但也有科学家对此表示支持,万一地球真的需要紧急降温时或许还会派上用场。地球工程是一门发展并不迅速的学科,将其概念转化成可操作的现实极具难度。从目前的科技水平看,很难快速地将地球环境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例如人工影响天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在局地防灾减灾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对整个地球而言,不过只是皮毛。

当2℃真的来临,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也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科学家对地球工程的热情也许能让现在所设想的“怪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