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印发《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气象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天气气候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气候变化科学应对。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衔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积极谋划“十四五”期间生态气象业务发展并编制相关《规划》,大力发挥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规划》,气象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需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构建高分辨率、多尺度生态气象数值模式,在六大生态功能区基本建成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保障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地空天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系统和风能太阳能专业观测网。
《规划》明确了生态保护修复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保障、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保障、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和生态气象基础支撑等六方面的重点任务,将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生态气象服务水平,增强生态气象综合观测、数据共享应用、数值模式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业务标准体系建设等能力,初步建成生态气象人才培养体系。
“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将围绕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构建生态协同机制,完善业务布局,推动集约发展,争取项目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助推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作者:吴卉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