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99年组织实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以来,已先后实施了5个航次的北冰洋区域多学科综合考察,重点开展极地环境研究,系统观测海冰、海洋和大气变化,探寻极地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助益良多。
7月4日,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我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计划7月11日从上海起程,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项目为海洋环境变化和“海—冰—气”系统变化过程的关键要素,了解北冰洋重点海域以及北太平洋边缘海重点海域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冰等基本环境信息,获取调查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的关键要素信息,建立重点海区的环境基线,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北极航道利用和极地海洋数据库的完善等提供基础资料和保障。
考察北极海冰变化
据相关预测,今年将是厄尔尼诺现象爆发年,可能会影响到北极地区的冰层变化。针对“北极地区是否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曲探宙强调,尽管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在夏季缩小,但并不是逐年递减,如2008年的海冰面积并未少于2007年。因此,有必要对北冰洋的海洋水体、海冰进行检测,同时也有必要通过冰上和冰下结构,对海冰溶蚀情况进行具体考察。海冰面积缩小是否为气候变暖的结果,不仅需要观察海冰面积的变化,还需检测海冰厚度和冰体结构的变化。
我国之所以开展北极考察,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所在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北极地区的海冰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值得更多的探索和思考”,曲探宙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有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导致海冰融化,继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但是融化海冰所需要的热量被消耗后,气候怎会变暖?如果热量足以融化海冰,海水的蒸发量就会增加,海平面又怎么会上升?”他认为,人们往往把天气变化当作气候变化,将一些突发性天气归为气候变化的结果,忽视了气候变化是一个大范围、长时段天气现象的平均状态,“变化”是永远的、“不变”是暂时的。因此,看待气候变化须具有历史眼光,关键在于科学预测变化趋势,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据了解,此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共有128人,考察区域包括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和海台、加拿大海盆等,计划考察时间为76天,总航程约11057海里。
促进北极航道利用
北极地区的开发利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它与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俄罗斯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的航道利用条件相关。曲探宙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船只,包括中国的船只通过穿越东北航道进入北冰洋。这些船只的安全通行证明,东北航道在夏季利用具有可行性。与此同时,俄罗斯对穿越东北航道的船只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在收费问题、破冰引航和紧急救援服务方面都较为完善。西北航道的地形情况较为复杂,加拿大和美国在航道属性上也存在争议,因此目前西北航道的利用较为薄弱。
作为航运大国,中国十分关注北极航道的利用问题。中国的船舶包括科考船和商船都作出了有益尝试。相关研究机构也已开展北极航道利用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涉及的国际法律问题、地区治理问题、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等,以期为今后更好利用北极航道做好准备。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表示,“北极航道的利用蕴藏巨大经济价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穿越船只的运输能力、破冰能力的提高,这两条航道的利用率会不断提升。”
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潘增弟表示,本次科学考察的重点是执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中的北冰洋区域现场考察任务,考察内容涉及北极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等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本次考察将通过重点海域断面调查、锚碇长期观测、走航观测、抛弃式设备观测、冰站观测等手段开展,计划在北冰洋海冰上设置8个短期冰上观测站和一个长期冰上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