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问道气候变化系列专题第11期】给北京“解渴” 靠天还是靠地?
导语:
身居北京的人们可能感觉到近两年北京的夏天很舒服,暴晒的日子比较少,阴雨天气比以前多了。一些数据同样印证了这点:2012年北京汛期降雨量近15年最多;2013年汛期,北京共出现37次降水天气过程,比去年汛期偏多8次。
而从2012年底流传开来的一则新闻提到,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由“南涝北旱”向“北涝南旱”趋势转换。那么北京真的面临这样的转折么?
降雨明显增加,无疑是给目前严重缺水的北京带来绝佳的补水机会。那么,未来几年,京城是否还能再受“滋润”?北京又是否能够有效利用雨水来补充和留住水资源?为北京“解渴”,靠天,还是靠地,这一定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解难题么?
问题一:大雨“浇”出来的转折?
北京市气象局在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时公布,今年汛期(6月1日至9月15日),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超过常年5.5%,共出现37次降水天气过程,比去年汛期偏多8次。这是自2008年以来,北京第四个降水偏多年份。而此前,在1999年至2007年降水量都是持续偏少。大雨真的“浇”出来降雨趋势的转折么?
对此,气候学家一直保持严谨的观察态度。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李小泉认为我国降雨带本身就有周期性南北摆动的变化,未来降雨带北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否持续,或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还不能断定。历史上,南方北方降雨量转变也是存在的,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是“北方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华南多雨”的降雨形势。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末,北方少雨,南方多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的雨带有60年到80年的周期性南北运动,可能前二三十年在北面,后二三十年移到南面去了。从2000年开始,我国主要雨带已经从华南和长江流域,移到了淮河到黄河流域之间,有的年份可以到达华北,今年的雨带到达了东北。应该说这十几年里雨带确实是向北移了,逐步改变了“南涝北旱”的形势。不过,目前雨带主要还是集中在淮河和黄河流域,未来雨带是否继续北移,还需进一步观察。
降雨增多,对缺水的北京确实是个“利好”消息,因为降雨是补充水资源重要的途径之一。1999年以后,北京降水转为偏少期。也正式从这年开始,北京进入连续枯水期,水资源量衰减42%,入境水量衰减77%。为了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北京已经连续10年先后启用了4个应急水源地。因为如果不这样,或许密云水库早就见底了。地下水位在急剧下降,给北京补水迫在眉睫。但老天的脾气难捉摸,长期气候预测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这也给北京一个提示:我们有利用雨水补充水资源的机会。如果雨水来了,怎样才能留住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
问题二:怎样利用雨水给北京“解渴”?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不仅对水资源有多年的深入研究,而且谈起缺水问题也十分痛心疾首,近些年,他一直在四处呼吁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他说:“2012年北京降水达708毫米,比较丰沛,降雨补给地下水使平原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6米,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的巨大作用。”
“在城市地区实现雨水资源化,一方面是利用城市河道、湖泊湿地、砂石坑、公园、绿化隔离地区、公共建筑的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另外一方面加大雨水入渗量,形成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如城市下凹式绿地,城市广场等硬化地面增加入渗孔,不透水地面改换成透水地面,在人行道上铺设了透水方砖,步道以下设置回填砂石、砾料的渗沟、渗井等。大的方面,还可以利用水库、塘坝、其他集雨工程等水工建筑物来拦蓄雨洪水形成的可利用水资源。”王浩院士介绍说。
王浩院士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加大雨水资源利用,北京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雨洪利用体系。根据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北京共有水库88座,总库容93.8亿立方米;共有塘坝2766处,总容积9451万立方米;共有窖池5075座,总容积27.8万立方米;还有西黄村砂石坑、阜石路砂石坑等1788处集雨工程,以及鱼鳞坑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这些工程及设施都很好的发挥了拦蓄雨水、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大雨洪利用水平,增加水资源利用量,缓解局部地区防洪排涝压力,北京计划和正在修建一些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比如,西黄村砂石坑、阜石路砂石坑西部蓄洪回补扩建工程,可以新增雨洪水调蓄能力700万立方米,调蓄雨洪水和南水北调富余水量,实现自然回补涵养地下水源;在城区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龙潭湖公园周边建设大口井,超过湖面控制水位的雨洪水和置换水调蓄入渗;在四五环间约60个郊野公园兴建微地形调蓄容积实现雨水零排放;在积水点多发、且对城市安全要求运行较高的地区建设地下滞蓄水涵,年可综合利用雨水资源约600万立方米;在城区77座下凹式立交桥区建设的地下空间,年可综合利用雨洪水200万立方米。
他还强调,希望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近年来城市内涝现象频发,城市内涝雨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属于城市建设的外部负效应产品,应鼓励建设单位回收利用。例如德国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雨水资源化管理条例、行业标准和实用技术,法律规定受到污染的降雨径流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新建或改建开发区必须设置雨水利用设施,否则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目前我国尚没有雨水资源化强制性规定,需要将其纳入到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中,与排水、防洪、供水、水权转让等整合在一起,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统一管理,实施奖惩,实现雨水资源化。”
问题三:湿地、水系建设工程能否让北京还原“水乡”风貌?
北京夏季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但现如今城市地面硬化,让从天而降的水资源多半都白白流失了。王浩院士说:“北京多年平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能渗到地下和蓄到水库的降水只有37.4亿立方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以前北京不怎么出现内涝情况,是因为河流、湖泊等湿地能够消纳雨水,但是现在调蓄水的湿地却变成硬质地面,降雨排不畅,雨水就只有积在路面,产生内涝。
北京曾经湖泊众多、水系围绕,享有“水乡”之称。湿地、水系不仅能涵养水源,对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局地气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近些年也在大力兴建湿地和水系恢复工程。如果北京湿地和水体面积明显增加,又能赶上降水增多的有利天时,北京是否能够还原“水乡”风貌,从而“解渴”?
“通常来说,沼泽等类型的湿地多处于地势低洼地带,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可以储存过量的降水,减缓地表径流,起到均化洪水的作用。”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曼胤在接受中国天气网采访时充分肯定了北京湿地恢复工程的生态作用,但是对于是否能恢复“水乡”风貌,他表示“不太可能”。因为据历史资料,北京1573年时的湿地面积曾达5700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建国初期,北京的湿地面积也还占到总面积的15.28%。而通过恢复工程建设以后,目前,北京湿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13%。而且湿地恢复建设需要一定面积,要能保障水源来去的渠道,受这些条件限制,最为干渴的北京城区,很难再进行大面积的水体工程。"北京目前正在和计划兴建的湿地公园大都是原来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王浩院士和张曼胤副研究员都提到在北京建设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所需的环境要求。
北京拥有2100万人口,人均水量只有100立方米,比干旱的以色列还要少很多。对于这个用水需求量巨大的重要城市来说,补充水资源需要更宽更广的渠道。
问题四:“南水北调”工程会受降雨“北涝南旱”趋势转变的影响么?
在北方可能出现降雨趋势转为偏多的消息传出以后,有媒体开始质疑北京是否还需要"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其中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中线工程计划2013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14年汛期后全线通水。
“产生这种质疑的人都是对北京水资源紧张形势和水资源变化趋势不了解的人。”王浩院士否定了质疑。他强调说:“北京是世界范围内最缺水的城市,把全世界缺水的报道集中起来,都不足以描述北京的水危机。”
他认为,虽然有研究表明,未来一段时间海河流域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但是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降水产生的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也就是说可以供给城市的水量不会大幅度增加。再考虑到北京所在的海河流域多年来持续超采,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从2米下降到29米,最深处已经达130米,河流大面积断流等现状,“现在看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调水规模还小了,给北京和河北的水量还少了。”
结束语
北京水资源匮乏,而用水需求量又非常巨大,天上“流水”和地上“留水”是一个扁担的两端,要想平衡,缺了哪个都不行。另外,任何一种单纯的因素或工程也都不足以解决北京的用水压力。但是人们无限扩大的生活欲望也许是这个问题的最根本症结所在,如果不能够把节水意识贯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政府决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中,再如何开源节流都无法填上北京水需求的“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