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摄影:窦莉新)
9月27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决策者摘要的主要内容。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全文也于9月30日发布。由于近些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研究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质疑也时常出现。而第一工作组的报告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基础部分,阐述了气候变化观测事实、主要原因及未来可能变化等基础内容。因此,本次IPCC发布的报告是否有重大变化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与第四次报告相比,这次报告在哪些数据上有明显改变?气候变化趋势是否更加明确?中国科学家们在报告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中国天气网联合中国气象报第一时间采访了参与第一工作报告审议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对AR5第一工作组报告进行解读。
中国天气网:请问巢主任,这次报告与第四次报告相比,有哪些亮点?研究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巢清尘:这次报告还是有许多明显进展的,更确定了变暖趋势和人类活动影响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报告通过更量化的数据分析、更全面的资料对比,得出了更加科学和客观的结论。
这次报告在数据方面有些重要的变化。比如,以前咱们总说的是过去100年气温上升了0.74℃,是说从1906-2005年的变化,这次报告里提到的是1880-2012年约上升了0.85℃。报告还提到,过去三十年来每个十年的地表平均温度都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1979-2012年北极海冰面积以每10年3.5-4.1%的速度减少,第四次评估报告是2.7%,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些事实都更清晰的表明,气候变暖的事实更加确凿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数据变化是,这次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极可能(extremely likely,95%以上可能性)导致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大部分(50%以上)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这说明气候变化归因,也就是气候变化跟人类活动的关联度更紧密了。
中国天气网:质疑气候变化事实和IPCC报告科学性的声音一直存在,比如这次报告发布前,就有媒体称气候变暖进入了停滞期。而且这次报告中也能看出最近15年变暖速率趋缓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巢清尘:IPCC评估报告的作者都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这份报告是在非常严谨、科学的态度中编写出来的。报告中的数据都是从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选取的。23-27日召开的第一工作组第12次会议暨IPCC第36次全会,与会代表讨论的不是数据真实性问题,各个国家的代表团尽管有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但不是根据本国政府利益在修改数据,而是讨论如何把数据本身的科学性以更为全面、客观、通俗地阐述出来,不要让最终发布的文本在表述上误导决策者和公众。在讨论过程中,参与编写的作者也不会为满足某些需要和要求任意改动数据结果。针对政府代表的疑问,科学家们会解释得出这些结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与会代表再就语言表述进行讨论,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文本。
最近15年(1998-2012年)全球地表温度趋缓的问题也是此次会上讨论很久的一个问题。一些国家代表认为,气候变化研究一般要基于30年及以上变化趋势的研究,15年时间太短,不适合反映长期气候变化趋势,认为不应该在报告中阐述。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这认为,由于决策者和公众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评估报告有必要客观地反映这一事实,并以科学态度解释其原因。经过讨论,最终报告反映了这一关注。报告指出由于自然变率,基于短序列的气候趋势对起始年和终止年的选择很敏感,一般不能反映长期的气候趋势,比如,过去15年正好开始于一个强厄尔尼诺年。这段时间增温趋势减弱是因为辐射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减弱,二者的贡献率不相上下。辐射强迫趋势减弱主要是因为火山爆发和现有太阳周期处于下行阶段,而内部变率有可能是由于海洋热量分布不均。
中国天气网:中国专家在本次报告的编写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与之前的工作相比,话语权是否提高了?
巢清尘:中国专家积极参与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首先是参加人数增加了。第四次报告第一工作组的编写作者中,中国作者有8位,这次是18位(包括联合主席秦大河院士)。另外,初步分析表明,这次报告中引用中国作者的论文数明显增加。这次有400多篇中国专家的论文被引用,约占总论文数的3.8%,上次是88篇,约占1.4%。这是台阶式的跨越。
中国天气网: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不久就要召开了。这次报告的发布,是否会对大会讨论内容,以及各国减排政策制定起到重要影响?
巢清尘:肯定会的。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IPCC第一工作组会有一次专门的宣讲。既然这次报告已经明确了全球变暖的事实更加确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更为紧密、未来气候变暖还会加剧,有了这三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告诉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更为增强,全球需要进一步采取减排行动。这对碳排放多的国家肯定面临更多约束力和更大压力。
中国天气网:谢谢您的解读!(文/窦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