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儿说,“北京城是漂来的城”,意思是北京人吃的、穿的大多是由大运河由南方运来的。大运河是北京人的命脉。因此,元朝皇帝亲自命名北京段的大运河为“通惠河”。不仅如此,通惠河存在的数百年间还积淀下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孕育了两岸的风土人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惠河文化。

往昔二闸的风情

承载历史 打捞风情--通惠河的美丽传说
民国初年的二闸遗址(图片来源:北青网)

早年间,京城里的皇宫御苑不对外开放,也没有公园、街头绿地。因此,离城不远的通惠河上的二闸,因为河水清澈,风光旖旎而大受城里人的欢迎。

凡去二闸游玩,大多喜欢雇用乡下的小毛驴儿,以驴代步,从崇文门出发,沿着护城河缓缓行至东便门。这里已停有三三两两的画舫或乌篷小船,游人花上二十枚铜子,顶多一块大洋,就可以顺流而下,尽情畅游。

波光粼粼中,不时碰上二三十岁的妇女,边划着小船边高声叫卖鲜藕、菱角等河鲜。她们虽然不施粉黛,但大都端庄贤淑,有如出水芙蓉般自然、高洁。她们个个熟悉水性,极善撑船。凡有游船过来,便争先恐后地划向客人,将雪白的藕节儿、青黄的菱角递过来。游人乐得坐在船上品尝河鲜,享受这郊野夏季的清爽。 

再瞧岸上,不仅酒肆、茶楼林立,而且还有落子、小戏、把戏等游艺场,热闹非凡。喝茶、吃饭、说书一体的,有万海楼、万海轩,周家和张家的茶馆或茶饭馆,有卖牛头肉、褡裢火烧的小吃摊儿。落子场内有不少城里著名的坤角儿在登台献艺。玩累了的游人点上一壶茶或酒,一碗炸豆腐、几个茶鸡蛋,边小酌边观看水面的景色,那叫一个爽!

二闸还有一景,就是孩子们跳水去摸钱。由于这里的孩子大都出于船户之家,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六七岁。游人为试他们的水性,纷纷将茶碗、铜元,乃至身上佩戴的饰物投进水中,让孩子们去捡。只见这些光着身子的“水鬼”们爬上老榆树,凌空一跃,甚至在空中连翻几个筋斗,似蛟龙一般扎入水中。不一会儿,他们就会口衔着物品浮出水面,在游人的一片叫好声中得到赏钱。

二闸之所以成为郊游的胜地,主要是因为漕运停歇后,看闸的闸夫,巡漕的河兵及大量的漕工不得不另寻生活出路。而二闸的自然美景成了老天爷赏给他们的饭碗。撑船的人把一身力气用在了运送游人的画舫上,拉漕的小毛驴儿也改成了驮人。大批的家庭妇女成了茶楼酒肆的掌厨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能靠河吃河,靠自己的辛苦很快实现了转行,并成为京城文化产业开发的先驱。

通惠河畔的特殊四合院

四合院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封闭性,四周围的房间都朝院里开门,并形成主、次有别的等级关系。可凡事都有例外。通惠河边上的四合院就不是这样,其中朝南的临街房一律向外开窗户,而且开得很大。院内也不是封闭的,无论是东南角、西南角,还是东北、西北,总之总有一角开有角门,通往它院,全村的院子连在了一起。你说这有多特殊。

具体说,这类四合院就建在通惠河畔的二闸边。其原因,与这里的漕运有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靠着漕运吃漕运就在情理之中了。二闸的船夫、闸夫们每天跟过往的粮食打交道,干得久了就琢磨出点道道来。这一点,就体现在了四合院的设计上。

二闸旁的住家大多在河南岸,院门跟北屋都朝北,面对着通惠河。北屋朝北开的窗户,平时没事时都好好地放在窗台上。而一旦搬运粮食时,这些窗户就会不停地被推开,漕运工人肩上的大米,随之就进了自家的院落。朝北开窗的奥妙就在此。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儿能不湿鞋?倘若一旦被监工的发现怎么办?就是顺势溜进院子。因为村里的院子与院子之间相互都通着。所以进入一家前门后,眼看着走到尽头了。突然一拐,经过一段夹道,又到了另外一家了。这么七拐八拐,乍一进来的外人早被拐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