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中利用数十万棵“柏木钉”加固各种构(图片来源:北青网)
圆明园曾经为天然的湿地系统(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几年前,圆明园遗址公园水域关于“防渗膜”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其争论的关键,就是防渗膜会破坏原有的天然湿地生态。
位于瓮山泊西北部的圆明园,历史上是一片万泉河流域的湿地,平地涌出的泉水,形成几片海子,海子水满则溢出,经万泉河汇入清河。元代这里形成村庄,村民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以捕鱼、捉虾,种植莲藕、水稻以为生。
占地5000余亩的圆明园,就是在沼泽上建立的,历经从康熙到道光五代帝王、150年光景,才建成这座“万园之园”。园中巧妙地利用原有天然水面,改造成福海等水景。然而大片湿地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含水量大,给各代工匠建设宫殿楼阁造成不小的难题。
柏木钉就是我国古代工匠们创造的,可在松软的湿土地上给建筑物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类似现代建筑物的水泥桩基。遍生于北京西部、北部山区的柏树,其木质坚硬,油性大,可千年不腐。用柏树枝干制作的柏木钉,直径约二到三寸,长度为六到八尺,下面砍削成四棱尖。无数柏木钉夯入湿土地下,形成钉阵,上面再铺设建筑物的基础、柱基,可保其稳如泰山。
据统计,圆明园地下的柏木钉,至少有数十万根。它们托举着大到宫殿楼宇;小到桥梁、假山、碑记。上世纪末在整修福海的石条驳岸时,发现这些石条下竟然有四万余根柏木钉!
记得笔者50年前夏天到圆明园遗址游玩时,曾见到福海大片的残荷败叶,唯独湖中间有一小片盛开的荷花,导游的老人(可能是个太监)说:那下边是泉眼,水凉,开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