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现在是北京城西最大的一处湖泊,历史上曾称:“瓮山泊”、“七里泺”(luo四声)、“大泊湖”、“西湖”等。昆明湖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历史上这一片天然洼地是西山潜水溢出最丰富的地带,泉眼密布,形成沼泽湖泊群的原始地貌。据《元史》志十五记载,元代以前,这里最大的一片水面有一顷多地(约今天的100亩),比今天的昆明湖小得多。
早在金代,皇室就在湖边的瓮山(今万寿山)建立了行宫。元代郭守敬为漕运整合水源,对西湖加以扩浚,扩大了西湖的面积,始称瓮山泊。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在开凿通惠河时,将瓮山泊作为运河上游的调节水库,再次挖凿扩建,并通过玉河引玉泉、白浮堰引昌平白浮泉等入泊,并于至元二十九年修筑了十里长的西堤。工程完成后,水面扩大了数十倍,通过上、下二闸控制进出水。在雨洪季节,北部可通过清河泄洪。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酷似江南风景。正德年间瓮山改名为“金山”,瓮山泊改为“金海”,并建有金山行宫,供皇家享乐。
至于清代围绕这片水域建成举世闻名、规模宏大,西方人称为“夏宫”的园林式宫殿,本文不再赘述。总之,利用瓮山脚下的这片天然湿地扩建的瓮山泊通过高梁河,大大加强了向京师和通惠河供水的能力,几百年来为北京的城市供水、航运、农业灌溉、防洪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昆明湖西面的团城湖是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终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仍然是北京城市水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