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十里水云乡”的海淀镇
1950年海淀区的一片河道湿地(团结出版社供稿)(图片来源:北青网)

在南方的水乡,地名以“三点水”为偏旁的很多,如“湘潭”,如“浙江”、“洪泽”等等不胜枚举。而在北京的近郊,也有一个湿漉漉的地名——海淀。明代蒋一葵所著《长安客话》有精辟的描述:“水所聚曰淀。高粱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涏淲洒四出,淙汩草木之间,潴为小溪,凡数十里。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远树参差,高下攒簇,闲以水田,町塍相接,盖神阜之佳丽,郊居之远胜也。”老北京人常说“高粱(河)无上源,清泉无下尾。”就是指高粱河是由数不清的清泉所汇聚而成的。

《日下旧闻考》也记载:“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有北,自万泉庄平地涌泉……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绮合绣错,盖神阜之胜区也。”

历史所谓的海淀,不是今天的整个海淀区,而是指北到今天的清华、101中学,西到今昆明湖路,南到巴沟村、蓝靛厂、海淀镇,东到白石桥的一小片地区,方圆约十里。

当时的万泉河两岸,地势低洼,无数泉眼,日夜涌出泉水,又通过多条沟渠汇入万泉河。仅在这一小片区域里就有北海淀、南海淀、大泥洼、小泥洼、大小蓝淀等数十片水面,这一地区被历史地理学家称为“巴沟低地”。

由于海淀地区有青山、碧水、清泉,所以元、明、清三代帝王、官宦都纷纷到西郊营建别园和寺庙。例如,明代万历皇帝的外祖父李伟所建的“李园”,又叫“清华园”。其周长达十里,将北海淀湖围在园内,园内有无数奇花异木、亭台馆榭、曲桥回廊。高道素《明水轩日记》载:“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是海淀镇第一座大型私家水景园林,明清华园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

清朝入关后,特别是国力强盛的康雍乾三代,相继投入巨资在海淀一带营建园林。规模之宏大,工事之浩繁,远过前代。逐步形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皇家园林风景区。其中五园为: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圆明园。

今天的清华大学是建立在清康熙年间建的畅春园和熙春园基础上的。畅春园是与圆明园齐名的大型皇家园林,园内水面就是北海淀。熙春园后被咸丰皇帝改称“清华园”但比明代清华园规模要小许多。

位于万泉庄的泉宗庙,建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为“样式雷”所设计,是海淀著名的皇家庙宇。它的周长有三百九十四丈,庙门三楹,庙内有大沙泉、小沙泉、沸泉、金泉等28眼(一说32眼),这些泉水都通过庙前的水渠汇入万泉河。

蓝靛厂,明清时代也有两片浅水湖泊,《日下旧闻考》称之为大蓝淀与小蓝淀。据记载,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帝下旨在湖边建专门演练使用火枪火炮的火器营,此处人气渐旺,有人在集市设染布作坊,后来湖泊消失,这地方就被叫做“蓝靛厂”了。

在明清两代,海淀一带还有大量的小片坑塘、泉窝或被圈入各个园林、庙宇,成为园内水景,或被改造成为稻田。对于海淀一带的自然风光,清乾隆皇帝曾赋诗赞曰:“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嘒,轻舟满领稻风香。”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畅春园、泉宗庙等很多园林庙宇亦被殃及,此时大清国力衰微,只能任其荒废,任泉水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