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安徽 > 安徽首页 > 天气要闻

实力科普:泼水成冰的“冰”掉下来会砸到人吗?

【字体:   2016-12-27 08:18:57   来源: 中国天气网  

近期,黑龙江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已降至-30℃以下,天寒地冻。每年此时,“泼水成冰”的照片就会风靡网络,一道白茫茫的弧线在空中惊艳亮相,引发网友的赞叹和围观。网友们除了惊叹东北的寒冷之外,也有一些网友充满好奇心和同情心,水在这几秒钟里真的会瞬间成冰吗?这些冰掉下来会不会砸到泼水的人?

-36℃的漠河 泼水能否成冰?

12月10日上午8时40分,黑龙江漠河县气温仅有-36.4℃,太阳升起不久,两位和网友同样充满好奇心的“好奇宝宝”组成泼水小分队来到漠河北极星广场,亲自验证在极寒天气下是否会泼水成“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泼水小分队选用了加过滤网的保温杯作为盛水工具,这样可以保证泼出去的水柱足够细,更易结冰。同时,准备了凉水、温水和开水三种不同温度的水,全方位、多角度求证。

泼水成冰是真的吗?
首先,泼水小分队向空中泼了凉水,半空中的水还是水。

首先,泼水小分队选用了凉水,他们手持保温杯往空中纵身高高跳起,并使劲向空中泼水。可惜,空中并没有出现白茫茫的一道弧线,杯中的水还是水,从空中以抛物线型落向地面。落地后,这些水很快就结冰了。

泼水成冰是真的吗?
然后,再次实验了37℃的温水,“奇迹”认为出现。

然后,泼水小分队成员又选用温度和体温(37℃)差不多的温水,再次进行试验。水泼出去后,空中出现了一些白色水汽,但没有呈现出炫目的效果,杯中的水还是以水的形态落到地面。

泼水成冰是真的吗?
最后,泼水小分队向空中泼洒热水,这时“奇迹”出现了。

最后,泼水小分队选用了温度90℃左右的热水,使出洪荒之力向空中泼水。这时,“奇迹”出现了!围绕水的抛物线型,形成一道白茫茫的弧线,在阳光的照射下,弧线被镶上了一道金边。那白茫茫的一片是冰碴还是水汽?如果真的是冰,泼水小分队的成员会不会被冰砸到或扎到?然而,他们亲眼观察到,这些泼出去的水在落地的瞬间还是水。由于地面温度很低接近-40℃,落下去的水在几秒后快速冻成了冰。

有图有真相 -36℃时不能泼水成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网友会反驳“有图也未必有真相”。嗯,小编已经猜到了你的小心思,特地请教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方面著名的云雾物理专家张纪淮。一个“泼水成冰”,和人工影响天气有啥关系?当然有关系!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基础是云雾物理,而云雾物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成云降雨的过程。水的相态变化(气体、液体、固体)研究成云降雨过程是重要因子。

泼水成冰是真的吗?
不论是泼凉水、温水还是热水,地面结冰的形状都可以看出流动性,说明-36℃时水在落地的瞬间仍是水。

张纪淮表示,根据研究和相关试验,周边气温达-40℃以下是过冷水滴瞬间成冰的临界温度,-36℃时基本很难实现瞬间成冰。

张纪淮解释道,这里所说的水滴直径在几微米到200微米,大小基本等同于我们平时见的毛毛雨。水滴瞬间结冰基本条件是气温达-40℃以下。在这一条件下,水滴成冰时要发生两个物理变化。水滴在低温条件下冻结时体积变大,并释放出潜热能。水滴释放潜热能是由表及里,水滴外层先结冰,逐渐向里冻实。气温越低,水滴结冰速度越快;相同气温条件下,水滴越小,越容易冻实。

气温低于-40℃时,虽然满足了水滴结冰的基本条件,但很可能泼出去的水还是以“水”的形态落在地上。因为泼出去的无数个水滴外层迅速结冰,但内部仍是水,水滴完全冻实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玩泼水成冰时,水滴直径太大,而且水滴从空中到落地的时间太短暂,不足以完全冻成结实的冰块。

还有一种巧合就是虽然气温在-40℃以上,但冷空气翻过雪山携带大量冰核,有可能会出现泼水成冰。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低。

而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白茫茫的一片,是水蒸气遇低温后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如同寒冷冬天在室外说话或呼吸时呼出的白气一样。

玩泼水成冰小贴士 避免“湿身”

泼水成冰是真的吗?
泼水时尽量朝斜上方泼,避免被淋湿。

总之,气温在-40℃以上时,空中泼水成冰很难实现,在地面泼水成冰还是很容易实现的。其实,泼水成不成冰也没那么重要,带来欢乐最重要,甚至很多网友表示想去黑龙江玩“泼水成冰”的游戏。泼水、拍照时,注意到这些小技巧,就能愉快地玩耍并拍出“称霸”朋友圈的好图片了。

1、使用温度较高的水,尽量用加过滤网的保温杯作为盛水工具。保温杯可以保证水温不会流失太快,过滤网确保泼出去的水柱比较细。

2、逆光拍摄,拍摄时间选早晨或下午太阳比较低的时候。

3、曝光速度建议用一千分之一秒,用连拍。

4、泼水时向斜上方泼(避免被烫伤、淋湿),同时照相机要与泼水形成的抛物线垂直,拍摄效果才好。

5、照相机机位尽量低一些,让天空在画面中占比例大一些,雾气腾腾的效果更加明显。

最后,再强调一句,玩耍需谨慎,避免“湿身”,避免被烫!

作者: 12_anhuizha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